新闻媒体

News

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

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关认知障碍的临床诊疗进展AB会——上海站

发布日期:2025-03-24 08:01

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关认知障碍的临床诊疗进展AB会——上海站


背景

ScreenShot_2025-11-26_200416_175.png


为了加强银杏酮酯在神经内科领域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的学术交流与沟通,提升相关疾病的防治管理,并且结合重点城市和专家体系进行学术组合,从而建立更有效赋能于销售的学术推广体系;银杏事业部与中国卒中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建立2025年年度系列品牌活动”智胜之道,同心酮行——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临床诊疗进展” (以下简称智胜之道项目)。     

上海ABmeeting作为智胜之道项目首场活动,于2025年3月20日下午,在上海虹桥宾馆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学源教授担任主席及主持,中国卒中学会副秘书长何士大教授致辞,上海各三甲医院神经内科领域专家参与,银杏事业部领导及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此次会议。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相关认知障碍的诊疗进展,特别是银杏酮酯在临床中的应用与研究,(AB功能)不断精细策略及产品定位。


会议致辞:中国卒中学会何士大教授

ScreenShot_2025-11-26_200440_207.png

中国卒中学会秘书长何士大教授     


会议伊始,中国卒中学会副秘书长何士大教授回顾了中国卒中学会的发展历程,强调了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带来的沉重负担。银杏酮酯作为全新一代的银杏口服制剂,具有独特的成分优势和质控体系,未来在脑血管病和认知障碍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价值,需要不断地结合专家力量、循证研究,让临床医生更有信心的去选择,给患者更加精准的治疗。


专家解读:PSCI专家共识与VCI用药策略


ScreenShot_2025-11-26_200452_041.png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付剑亮教授     


随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付剑亮教授详细解读了《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付教授指出,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很多医院和医生更关注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恢复,而忽视了认知功能的损害。他强调临床医生应更多关注卒中后的认知障碍,尽早进行筛查和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ScreenShot_2025-11-26_200502_626.pn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方珉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的方珉教授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合理用药策略中,介绍了VCI的综合防治框架,强调了一二级预防的重要性,并特别提到银杏酮酯在抗炎、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等多靶点作用,特别在相关疾病的早期,能够有效延缓VCI(包含PSCI)的进展。


专家讨论:银杏酮酯的差异化优势与未来研究方向


ScreenShot_2025-11-26_200515_047.png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韩燕教授主持会议


ScreenShot_2025-11-26_200530_087.png

ScreenShot_2025-11-26_200854_036.png

ScreenShot_2025-11-26_200914_034.png

ScreenShot_2025-11-26_200924_988.png

专家讨论环节,由上海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韩燕教授主持。     

首先由银杏事业部医学部张赟经理做产品简介。银杏酮酯作为全新一代银杏制剂,具有“双唯一”优势:唯一法定药效成分达到50%,唯一使用国药准字原料药。同时采用更高的全程智造和指纹图谱质控体系。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性认知障碍、眩晕等领域具有显著疗效,并围绕这些聚焦领域持续开展针对性研究。     

接着,来自上海多家三级医院的神经内科主任及专家围绕银杏酮酯的临床应用、差异化优势及未来研究方向展开了热烈讨论。     

各位专家对银杏酮酯当前定位的患者人群,以及相关研究给予了一致肯定。     

1、银杏酮酯用于脑小血管病,特别是在脑小血管病的早期阶段,就是白质高信号的这部分人群,银杏酮酯可以作为脑保护药物,帮助那些没有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     

2、 银杏酮酯用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特别是在脑小血管病相关的认知障碍,无论是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还是NMDA受体拮抗剂,均可以起到增强效果的作用。     

3、 银杏酮酯用于眩晕患者疗效确切。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的眩晕患者,包括耳石患者在复位以后,包括前庭性的偏头痛病人,均可改善症状。


聚焦临床研究,推动个体化治疗

ScreenShot_2025-11-26_200540_383.png


会议最后,刘学源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银杏叶制剂,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可以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临床研究基础。银杏酮酯在改善认知障碍方面的作用不仅限于血管性认知障碍,还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等退行性病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此次会议为智胜之道做了很好的沟通交流和示范,各位专家也给予了比较中肯的论证,以期共同推动银杏酮酯在脑血管病及相关认知障碍领域的深入研究,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多切实的循证依据,更好的疾病管理,是银杏酮酯成为大品种的坚实之路。


“智胜之道,同心酮行”项目介绍

ScreenShot_2025-11-26_200600_431.png


“智胜之道,同心酮行——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临床诊疗进展”,是由中国卒中学会主办,旨在推动全国神经科临床医师的学术交流,特别是围绕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相关认知障碍的诊疗进展展开深入探讨。     

项目内容包括主题巡讲、沙龙会、午间会等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计划在2025年3月至12月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尤其规模市场开展22场。     

项目的主要意义是通过多中心的学术交流,不断强化银杏酮酯在相关疾病的用药策略及产品优势,希望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全病程有效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媒体->企业动态
TOP